花边

2009年9月16日

含氟气体 让世界臭氧日难以忽视的气候隐患

事实上,自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人乔•法曼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空洞起,人类社会就开始了对抗含氟气体的漫长斗争。其中,《蒙特利尔议定书》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抑制了具有破坏臭氧层潜力的含氟气体对臭氧层的进一步破坏。为纪念议定书的成功实施并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臭氧层的紧迫感,国际社会规定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转瞬间,今天已是第15个国际臭氧日。

2009年9月15日

中美气候笔友 携手表达我们的关注

前不久推出的“中美气候笔友”活动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根据双方参与者的来信,现在配对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行动即将展开。来自中国和美国的年轻人们以共同的追求做媒介彼此结识,他们是未来的主人,正因为有这样的年轻人存在,世界的环保“气候”才在变好。以下是“中美气候笔友”活动的来信展示。

2009年9月14日

绿色电力 未来就业好前景

依然对经济危机带来的高失业率心有余悸?绿色和平与欧洲可再生能源理事会(EREC)今天在共同发布的《拯救气候:创造绿色就业机会》报告中指出了一条解决之道:世界各国领导人如果能够抓住时机,在今年12月份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达成切实有效的协议,并大力投资绿色能源产业,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行业将提供690万个就业岗位,节能行业则提供另外110万个就业岗位。

绿色和平:绿色电力产业可提供8百万就业机会

北京、堪培拉,2009年9月14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欧洲可再生能源理事会(EREC)今天在共同发布的《拯救气候:创造绿色就业机会》报告中指出,世界各国领导人若能够抓住时机,在今年12月份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达成切实有效的协议,并大力投资绿色能源产业,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行业将提供690万个就业岗位,节能行业则提供另外110万个就业岗位。

2009年9月9日

中国气候:悍马失标,焉知非福

中国内地的媒体报道说,中国商务部驳回了四川腾中重工业机械有限公司收购通用汽车公司悍马品牌的请求。悍马失标,这对气候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对悍马来说就不怎么妙了。

2009年9月7日

用身体说话:要红酒文化,不要气候变化

10月4日,世界著名的美国艺术家Spencer Tunick团队与绿色和平邀请了700人参加一个裸体雕塑表演,在勃艮第南部的葡萄园区,志愿者们用身体呼吁拯救气候,拯救法国红酒文化。

2009年9月1日

佩洛西访华,意在美国国内气候政治

上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华的主要议题定为气候变化,这与目前美国国内在气候立法上的政治气氛是分不开的。就在佩洛西访华的三天前,美国众议院能源商务 委员会以33比25票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能源安全法案”(American Clean Energy and Security Act)。但要使这部法案真 […]

气候政治下的佩洛西访华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本周马不停蹄的访问了上海、北京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国务卿希拉莉早前的访华一样,佩洛西将气候变化列为是次出访的首要议程,足见这议题在中美关系上的重要性。 中美两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他们的态度对地球和人类的未来举足轻重。今年十二月各国政府代表将聚首于丹麦哥本哈根讨论《京 […]

哥本哈根的美国梦

应对气候变化是本世纪全人类最紧迫也是最艰巨的挑战。过去的8年,因为布什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完全不作为,全球的应对努力举步维艰。为此,美国成为全世界指责的对象。 早在总统大选时,奥巴马就已表现出其在气候问题上的野心,提出多项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经济发展的举措,积极的态度为他赢得了很多支持。如今,奥巴马决意将 […]

美国气候法案——是突破还是妥协

上周五,美国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这部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限制了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案,对改变美国能源结构意义重大。但其内容和力度却在美国国内的利益博弈中越变越弱,并且使得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再次陷入困境。 26日的众议院会议上,这部《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最终以219票对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