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气候变化危及中国,立即行动防最严峻后果

2007年4月9日

2007年3月,中国海南省乐东县三曲沟水库,水库完全干涸,水塘是抽地下水形成的。

2007年4月6日,IPCC在布鲁塞尔发布了其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卷《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勾勒出气候变化给全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图景。报告警告: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的人数将从千百万上升到数十亿,上亿人将面临饥饿的威胁,每年将新增数百万人受海岸洪水侵害。而这些灾害性后果最大的受害者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群。

在过去50年里,中国的平均气温升高幅度达到1.1摄氏度,升温的速度比全球或北半球同期的速度都要快。气候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海岸带、公共健康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日益明显。近年来,我国每年干旱、洪水、台风等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至3000亿人民币,超过全国GDP的1%。刚刚发布的IPCC报道第二卷也指出,在亚洲的一些大江大河三角洲地区,人们会面临海水上涨、风暴潮和河流洪水的风险。

报告中还提到”对亚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粮食不足的风险非常高。”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对中国农业可能遭受的影响特别忧虑:”根据我国早先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受气候变化影响,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会下降5%至10%,这个减产程度相当于湖南湖北这两个传统农业大省颗粒无收”。

4月9日,绿色和平邀请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林而达教授与潘家华教授探讨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影响。林而达教授认为,目前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是现实的、多方面的,为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到2030年中国农业每年还要多生产3000~5000万吨粮食。潘家华教授认为,中国将深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需要进一步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今年2月在巴黎发布的IPCC报告第一卷《科学基础》指出,过去半个世纪观测到的气候变化有超过90%的可能性是由人类行为,特别是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引起的,并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最高可达6.4摄氏度。

面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亟需及时采取广泛的措施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和增强适应能力。但是如IPCC报告所指出的,单单有适应措施还不够,”只有减缓与适应措施相结合的一揽子方案才能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对气候变化所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按照目前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不断飙升的速度,根据国际能源署估计,中国最快将在2009年超过美国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我们时间不多,但仍有胜算”,李雁呼吁道:”若现在就行动起来,在加强适应能力的同时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提高能效,我们仍然可以避免最严峻的后果”。

Other contacts:

进一步垂询请致电:
张奕姿 绿色和平媒体主任+ 86 139 1062 5947
李 雁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 86 139 1125 1485

相关阅读

14
2023.12

绿色和平获得 WSJ中文版 2023-2024 年度出色社会责任实践者

2023年12月9日,栩栩华生全内容集团旗下精英生活方式内容品牌《WSJ。》携手合作伙伴,在天津四季酒店举办了2023-2024年度出色人物晚宴。本届年度出色人物晚宴以‘重构 Begin Again’为关键词,总结并嘉奖站在重塑价值第一线的出色人物,记录、参与他们对于新秩序的重新构建。 《WSJ。》 […]

14
2023.12

COP28气候大会达成《阿联酋共识》,化石能源退出新篇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于当地时间12月13日下午,在迪拜正式闭幕。经过最终一天一夜的磋商,大会就首次全球盘点最终达成《阿联酋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历时两周的气候大会也落下帷幕。 对本次气候大会的评价,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袁瑛表示—— 在《阿联酋共识》中,化石 […]

12
2023.12

财新COP28专访:COP28进入全球减排“深水区”

专访媒体:财新记者 杨玉琪 发自阿联酋迪拜 专访对象: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 袁瑛 当地时间12月9日,由不同肤色参会者组成的游行队伍高举各类标语穿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会场,敦促气候行动。谈判场内,多数会议室大门紧闭,进出的各国代表步履匆匆。   担负全球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