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雾霾频发带来的反思——治霾措施应全国化

2013年10月25日

——本文于2013年10月24日发布于《第一财经日报

近日,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城市空气质量指数接连爆表,部分地区空气质量监测点PM2.5突破1000大关。曾经在京津冀上演的口罩脱销、空气净化器热卖的场景,在东北重蹈覆辙。这让笔者想起上个月,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明确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清洁能源替代。而此次哈尔滨等地空气质量爆表的事实证明:极端灰霾天气的出现并不仅限于以上三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启动重污染日应急预案等举措应该覆盖到更多城市和区域。

灰霾对哈尔滨市民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在有PM2.5监测之前,每年冬季,重度空气污染天气就会频繁造访。2013年1月哈尔滨开始监测PM2.5的第一个月,就经历了一次灰霾。此次哈市出现极端灰霾,与开栓采暖的时间不谋而合。10月20日0时哈市供热燃放开始,空气中颗粒物浓度迅速升高;到当晚20时,全市12个监测点位均达严重污染级别。据黑龙江省环保厅官员称,黑龙江省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比例很低。仅哈尔滨每年工业和采暖期用煤量高达2840万吨,这个数字比北京市2011年全年所有行业煤炭消费总量还要高。当地环保官员也同时强调了焚烧秸秆和机动车尾气污染的贡献。在巨大的污染物排放基础上,如果出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形成灰霾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

能源结构倚重煤炭、重工业污染、机动车保有量不断上升、建筑扬尘……这几乎是中国城市的现状。10月上半月,武汉市已经接连5天空气污染。就在哈尔滨沐浴在伸手只见五指的灰霾中时,包头和呼和浩特两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也爆表了。在环保部公布的第三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中,有70个城市出现了污染天气。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空气污染问题固然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三区以外的空气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扩大控煤区域,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刻不容缓。

回过头来看《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目标是“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治理大气污染工作方面比全国其它地区启动得早、走得前,其经验完全可以为其它城市所借鉴。北京市政府在22日发布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河北省的预案也在公开征求意见中。当前灰霾不仅局限于三个重点区域,而是逐渐常态化出现在其它城市,这些城市的政府也应当尽早把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提上日程,制定好应急预案,以便在污染到来时,及时发布预警,提醒公众做好防护措施。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  王秋霞

相关阅读

14
2023.12

绿色和平获得 WSJ中文版 2023-2024 年度出色社会责任实践者

2023年12月9日,栩栩华生全内容集团旗下精英生活方式内容品牌《WSJ。》携手合作伙伴,在天津四季酒店举办了2023-2024年度出色人物晚宴。本届年度出色人物晚宴以‘重构 Begin Again’为关键词,总结并嘉奖站在重塑价值第一线的出色人物,记录、参与他们对于新秩序的重新构建。 《WSJ。》 […]

14
2023.12

COP28气候大会达成《阿联酋共识》,化石能源退出新篇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于当地时间12月13日下午,在迪拜正式闭幕。经过最终一天一夜的磋商,大会就首次全球盘点最终达成《阿联酋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历时两周的气候大会也落下帷幕。 对本次气候大会的评价,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袁瑛表示—— 在《阿联酋共识》中,化石 […]

12
2023.12

财新COP28专访:COP28进入全球减排“深水区”

专访媒体:财新记者 杨玉琪 发自阿联酋迪拜 专访对象: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 袁瑛 当地时间12月9日,由不同肤色参会者组成的游行队伍高举各类标语穿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会场,敦促气候行动。谈判场内,多数会议室大门紧闭,进出的各国代表步履匆匆。   担负全球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