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世界水日的警钟:勿为能源牺牲水

2014年3月24日

内蒙古的露天煤矿 © 绿色和平

 –本文于2014年3月24日发布于南方周末微信

本周六(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联合国第一次把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水与能源”,旨在探讨两者关系及面临的挑战,寻找保障水和能源有效、持续供应的途径。

能源是发展的基石,而水资源是生命的基础。现在世界多地,两者已经出现矛盾,且此矛盾正日渐突出。水资源总量有限,全球目前有20多亿人生活在极度缺水的国家。而全球能源生产的耗水量正在急剧增加,2035年将为2010年的两倍多,从660亿增加到1350亿立方米 。

以中国为例,“水与能源”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伴随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耗量正在快速增长。目前中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0%。中国的能源发展之车,现在为止,主要依靠燃煤来推动。而煤炭消费必然大量耗水。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球平均1/4,是典型的缺水国家。能源消耗带来的水危机正在愈演愈烈。

早在2012年,就曾有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团队提出预警,中国十二五规划的煤电基地耗水,将使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省区工业水量难以为续。2015年全国大型煤电基地上下游产业链需水量总计约99.75亿m3,相当于黄河正常年份可供分配水量的1/4以上 。书本之外,这项预警正在多个地区,以不同形式显形,例如陕西榆林地区的河道被破坏断流 ;鄂尔多斯地区煤制油项目造成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影响民生 。如笔者现场走访及调研所了解到的,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煤炭工业抢水之争已经打响,已经有项目因为水资源不到位开工时间受到严重拖延,通过“水权置换”的试行,煤炭工业已经开始和农业进行水资源的争夺。

我们所正在经历的这次中国式“水与能源”问题,目前还是一个动态过程,正在演变发展。在今天我们迎来第22个世界水日之时 ,中国的煤炭工业正在一些新的地区以及领域扩张。下面的一些数据可以给大家一些概念:2013年,中国15个煤制气项目拿到路条(此前煤制气项目只是极少数的零星批复),2020年的产气预期达500亿立方米以上 ,而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煤制气项目总和才有4个 ;2013年,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发展委新批准15个大型煤矿,新增年产能1亿吨 ;2005年,中国的煤炭消耗量是21亿吨,2011年,达到36.6亿吨,约占全球一半,2015年,预计达到40亿吨。这些新增产能,分布在对于涵养水资源重要的草原、河流等附近,其可能(或已经)对水资源造成威胁的形式包括破坏水源涵养区、污染、过度消耗等等。

能源与水资源对于国计民生缺一不可,而当后者的安全受到威胁,成为无法替代的紧缺要素时,前者的发展方式就需要慎重考虑。能源结构由什么组成,煤炭应该占多少,可再生能源应该占多少,以及能源发展的速度、区域与规模,这些是很艰难,但可以调整和可以发掘新思路的命题。而相对的,增加水资源的合理可选方式几乎没有!藉此世界水日“水与能源”的主题,希望能有更多研究能源的专家学者,能和研究水的专家学者一起,坐到同一张桌子上,认真为中国能源发展的方向找到一个新思路,勿再加剧难以逆转的水资源危机。

–作者系环保组织气候与能源资深项目主任

相关阅读

14
2023.12

绿色和平获得 WSJ中文版 2023-2024 年度出色社会责任实践者

2023年12月9日,栩栩华生全内容集团旗下精英生活方式内容品牌《WSJ。》携手合作伙伴,在天津四季酒店举办了2023-2024年度出色人物晚宴。本届年度出色人物晚宴以‘重构 Begin Again’为关键词,总结并嘉奖站在重塑价值第一线的出色人物,记录、参与他们对于新秩序的重新构建。 《WSJ。》 […]

14
2023.12

COP28气候大会达成《阿联酋共识》,化石能源退出新篇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于当地时间12月13日下午,在迪拜正式闭幕。经过最终一天一夜的磋商,大会就首次全球盘点最终达成《阿联酋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历时两周的气候大会也落下帷幕。 对本次气候大会的评价,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袁瑛表示—— 在《阿联酋共识》中,化石 […]

12
2023.12

财新COP28专访:COP28进入全球减排“深水区”

专访媒体:财新记者 杨玉琪 发自阿联酋迪拜 专访对象: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 袁瑛 当地时间12月9日,由不同肤色参会者组成的游行队伍高举各类标语穿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会场,敦促气候行动。谈判场内,多数会议室大门紧闭,进出的各国代表步履匆匆。   担负全球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