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北极钻井为何愚不可及”之十大理由

2012年3月13日

壳牌公司试图说服我们相信北极石油深井钻探的安全性,然而下列10项原因解释了为何北极石油钻探是非常错误的想法:

  • 北极石油钻探异常危险。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任何在北极地区进行的活动都会比在其他地方更加困难。
  • 我们的气候无法承受。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变得愈加显著和巨大,我们应当尽可能减少石油钻探和燃烧更多的化石燃料,尤其是在像北极这样生态脆弱和人迹罕至的地区。
  • 救援井建造困难。在井喷事件发生后——例如此次发生在“深水地平线”的漏油——必须建造救援井,但是冬季冰雪的到来会使救援井的建造工期缩短。这意味着(北极地区)一旦发生井喷,至少在两年内无法制止。
  • 石油回收在严寒中近乎不可能。标准的防泄漏技术,如建设防油栅,在厚实冰层中难以实现。据一名来自加拿大某公司负责石油泄漏责任的资深官员称:“我们现在确实没有方法能够回收在北极地区泄漏的石油。”
  • 对漏油事件采取的对应能力缺乏。北极地区偏远——人口稀少,并且设备稀缺。大约6,000艘船用于清除此次“深水地平线”灾难泄漏出的石油。然而凯恩能源在格林兰的巴芬湾只有区区14艘船可供调遣;壳牌公司只指定了9艘船去应对可能在Chukchi海域出现的漏油事件。
  • 北极地理位置使得(泄漏出的)石油比低纬度地区更加难以被环境吸收。北极冬季缺少光照,气候严寒。这意味着泄漏的石油被环境稀释会经历更长的时间,因为石油会被封存在海洋冰层里。如20年前在阿拉斯加发生的Exxon Valdez油轮触礁泄漏事件,时至今日在威廉王子海峡附近环境还能发现石油的残余痕迹。
  • 石油极易对北极当地脆弱的野生动物造成威胁。许多鸟类、鲸类及海豹会在夏季迁徙至北极地区。北极熊以及北极狐对海洋和海岸资源也十分依赖。如果发展工业,这些动物的生存将受到直接的影响。
  • 北极石油钻探的费用高昂。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向世界最后的荒芜之地开动机器,寻找北极的石油,这样的行为是异常昂贵的。在过去的两年中,凯恩能源已经花费了近10亿美元仅开发了少数的探井,却还是滴油未发现。
  • 一张仅为三年的存折?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北极蕴涵约900亿桶原油。听上去似乎数量巨大,但实际上只能满足世界三年的石油需求。这些巨大、生锈了的钻井架以及不足的石油泄漏应对计划将北极的未来悬于三年的石油需求上。这显然是不值得的冒险行为。
  • 我们其实并不需要这样做。汽车制造商们现已有能力制造高能效的交通工具。如果像德国大众这样的公司可以停止妨碍核心效率法的实施,高能效的交通工具便能得到普及。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减少对石油的需求,拯救地球并节省消费者的汽油开支。

加入我们, 电子通讯, 注册会员, 绿色和平 

相关阅读

14
2023.12

绿色和平获得 WSJ中文版 2023-2024 年度出色社会责任实践者

2023年12月9日,栩栩华生全内容集团旗下精英生活方式内容品牌《WSJ。》携手合作伙伴,在天津四季酒店举办了2023-2024年度出色人物晚宴。本届年度出色人物晚宴以‘重构 Begin Again’为关键词,总结并嘉奖站在重塑价值第一线的出色人物,记录、参与他们对于新秩序的重新构建。 《WSJ。》 […]

14
2023.12

COP28气候大会达成《阿联酋共识》,化石能源退出新篇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于当地时间12月13日下午,在迪拜正式闭幕。经过最终一天一夜的磋商,大会就首次全球盘点最终达成《阿联酋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历时两周的气候大会也落下帷幕。 对本次气候大会的评价,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袁瑛表示—— 在《阿联酋共识》中,化石 […]

12
2023.12

财新COP28专访:COP28进入全球减排“深水区”

专访媒体:财新记者 杨玉琪 发自阿联酋迪拜 专访对象: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 袁瑛 当地时间12月9日,由不同肤色参会者组成的游行队伍高举各类标语穿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会场,敦促气候行动。谈判场内,多数会议室大门紧闭,进出的各国代表步履匆匆。   担负全球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