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

绿色和平警告:气候变化可能威胁中国未来粮食安全

2008年10月15日

到2050年,我国粮食总生产水平或将下降23%。

本报告由绿色和平委托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主要作者林而达研究员组织专家编写,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等因素可能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的影响。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温度、水、极端天气事件、土壤、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同时预测在今后20-50年间,农业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当全国平均温度升高2.5-3℃之后,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将持续下滑。到2050年,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等因素更会使中国的粮食总生产水平下降最高达23%。结合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气候变化将会影响我国粮食的供需平衡,二十年后导致粮食缺口。

林而达说:”与现在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模式相比,生态农业在适应气候变化的问题上更具有优势。”报告指出: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方式,以及改善土壤条件、发展沼气,生态农业不仅具有固碳作用,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还能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绿色和平的实地调查同样显示:在虫害以及雪灾等自然灾害面前,生态农业具有更强的应对能力。江苏宜兴在2005年曾经遭受严重的虫灾,造成普遍的减产甚至绝收,而使用”稻-鸭共作”模式种植有机水稻的农户并未遭受明显冲击。

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荒漠化和更频繁的极端天气等,都在日益严重地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民生产生影响,尤其农业生产更是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冲击。

“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挑战,我们相对脆弱。中国是气候变化最大的受害国之一。”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说,”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开展生态农业,调整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

《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科学报告演示文档,请在此下载

分章节演示:

第一章 中国农业与气候变化

第二章 生态农业与气候变化

第三章  生态农业与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

第四章   农业及生态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案例

第五章  生态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与建议

Other contacts:

媒体联络:

崔婷婷 绿色和平媒体主任 10-65546931-118;

李雁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 10-65546931-121;

相关阅读

14
2023.12

绿色和平获得 WSJ中文版 2023-2024 年度出色社会责任实践者

2023年12月9日,栩栩华生全内容集团旗下精英生活方式内容品牌《WSJ。》携手合作伙伴,在天津四季酒店举办了2023-2024年度出色人物晚宴。本届年度出色人物晚宴以‘重构 Begin Again’为关键词,总结并嘉奖站在重塑价值第一线的出色人物,记录、参与他们对于新秩序的重新构建。 《WSJ。》 […]

14
2023.12

COP28气候大会达成《阿联酋共识》,化石能源退出新篇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于当地时间12月13日下午,在迪拜正式闭幕。经过最终一天一夜的磋商,大会就首次全球盘点最终达成《阿联酋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历时两周的气候大会也落下帷幕。 对本次气候大会的评价,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袁瑛表示—— 在《阿联酋共识》中,化石 […]

12
2023.12

财新COP28专访:COP28进入全球减排“深水区”

专访媒体:财新记者 杨玉琪 发自阿联酋迪拜 专访对象: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 袁瑛 当地时间12月9日,由不同肤色参会者组成的游行队伍高举各类标语穿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会场,敦促气候行动。谈判场内,多数会议室大门紧闭,进出的各国代表步履匆匆。   担负全球盘点( […]